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通庙堂书(溥论承心制事。)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文山全集》卷五
某仰恃钧慈,直布心腹。
某昨岁四月,遇先人本生母之丧,以服制未定,请之朝廷,遂作假俟伺旨挥。
后来此申未及下,而某得劾。
某以义起礼,谓先人若存,则于所生母当申心丧;
先人既已矣,则某照承重例,遂承心制。
自谓仁之至义之尽,莫如此矣。
未几,《龙溪友议》板行天下,谓某当有重服,匿而不行,一时闻者,为之疑惑。
巽斋欧阳秘书守道为《或问》,衢州曾添教凤为《详目》,二先生发此精义,礼意昭然大明。
某窃闻《龙溪友议》印本以万本,闽、广遐陬莫不有之。
既不能家至户晓,须得朝廷讨论坟典礼意,播之邸报,著以为令,使天下知孝子慈孙之用心,而不至为谤者所惑。
是以拳拳致请,乞下太常讨究一番。
三月末旬,伏领钧翰,特蒙先生照见曲折,谓其所遇在礼之变,所循为礼之正。
且如昨者,臬申已下礼寺,某以为定礼典,正流俗,在此举矣。
四月三日,忽得承受人报备至寺状所申,乃引绍兴休宁县永吉与宝元集贤校理薛绅为證,直指为某合持齐衰三年。
嘻,其误矣!
圣人制礼,自有隆杀,其隆杀本之人情。
切详蒋永吉之祖妾直下只有蒋永吉,使蒋永吉而不服,则其祖妾为若敖氏之鬼矣,所以为孙者须持齐衰。
今先人之本生母自改适刘氏之家,有刘氏子孙持重服,则主祀固是他姓矣。
是以某体先人之心,则只当承心制也。
况蒋永吉无祖母,今则某有正祖母在堂,何缘可为刘母持齐衰乎?
刘母之子既持齐衰,某又自姓文,何缘两姓俱有齐衰之服乎?
又详薛绅之母,既称为「祖母万寿县太君王氏」,则是嫡祖母也。
当时朝廷止给假三日,只从孙之本服。
所以薛绅再申指为先人所生母,谓服不可绝也,故有三年之制。
此正是承重孙,又自与蒋永吉者不同也。
礼官不读书、不讲义,不明先王隆杀之意,往往只据吏人检至故事,见有「父所生母」四字,便谓事体一般,卤莽申上,更不曾子细致辨于同异之间。
今且未须论某所得服如何,且只论先人之服。
先人之母改适刘氏,既有刘氏子为服,且先人系出继别位,又非本位之比,先人只当有心制,不当有齐衰明矣。
若先人有齐衰,则某当以齐衰;
先人有心制,则某只合承心制。
岂有先人本等止有心制,而某乃有齐衰之服乎!
朝廷所行,便作万世不刊之典,毫釐之间,所当致辨。
矧礼意粲然,非有嫌疑,又何难辨之有!
某承心制已一年矣,今非畏有齐衰不愿承服,但可惜礼官如此讨论,万一误朝廷,备据行下,恐《国朝会要》上又错添一典,故不免贻将来朝廷无人之诮耳。
今看来礼官未必解事。
先生揆之本心,若以为某见行之礼既安,径乞从都省点对行;
万一已照寺状施行,亦乞改命,庶不悖于人心天理之正,而古圣人制礼之意得行于今,其于纲常,岂曰小补之哉!
左中奉大夫秘阁修撰蒋公墓志铭绍兴五年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四、《毗陵集》卷一二
公讳圆,字粹仲
蒋氏系出周公
至汉,左卫司马员外郎散骑常侍郑领会稽郡,子孙因家既阳,公即其后也。
郑弟𠙶亭乡侯澄,居义兴,故礼部侍郎堂、知枢密院之奇即其后也。
冠冕相属,为毗陵右族。
公曾祖某、祖某、考某,皆隐不仕。
考以公赠宣奉大夫,母丘氏赠淑人
初,宣奉遣公就学,年十五诵书史,夜分不倦,宣奉尝异之,谓淑人曰:「他日必大吾门,恨老人不及见云」。
宣奉卧疾侍药,糜不去侧,有为人所不能者。
宣奉即世,毁不胜丧。
既冠,问学词采,日开月益,隽誉籍甚,邦人遣子弟师之常百数十辈,毗陵号多士
凡四预荐书,一为举首。
元祐六年进士第,调海州司理参军,治狱明恕,当死者必求生路,所全活甚众。
润州丹徒,有能名。
不雨,行路多暍死,公凿井道傍九十有三,人赖其惠,或号蒋公泉
曾丞相布买山于邑人,邻者讼之,曾为上邻,法当得,公直言之。
蔡京用事,怨于曾氏者不遗馀力也,谓公夺民田为曾氏葬地,属漕臣刘何劾治甚急。
面诘公,公恬不为意,敛板进曰:「与曾公无一日雅,法当耳尔」。
怒,语侵公,公不少屈,即悔悟,谓州曰:「丹徒奉法如此,吾其可诬人以徼福耶」?
遂反荐公,时人两贤之。
丁内艰,终丧,除提举诸司文字。
用举者改宣德郎、知无为军无为县,未赴,改提举西京北路学事司属官。
知枢密院张公康国挽公为编修官,公谢曰:「足不登公门,姓名何自闻耶」?
张公曰:「知公理曾氏田,不为时相屈也」。
修《经武要略》等书成,赐对,上问天下所以安危,公曰:「唐李珏尝谓文宗曰,安危如人之身,当四体平和,必顺寒暑之节,恃安自忽,则疾患旋生。
朝廷无事,宜省阙失,从而补之,则祸难不作。
今承平久,愿陛下以珏之言为鉴」。
上嗟美之。
开封府刑曹。
京尹苛酷少恩,公约其过,而济之以宽。
吏民畏戢,府中为之语曰:「不畏府尹杖,但服刑曹笔」。
尹亦德之,表公自代。
昭怀太后园陵,点检顿递桥道。
进官知鄂州,陛辞,上谕以:「荆湖多盗,卿何以治之」?
对曰:「唐崔郾尝治鄂,谓土沃民剽,杂以猺俗,非威莫能服。
臣虽能薄,敢不竭犬马力,称器使」?
敷奏悉称上意。
上谓辅臣:「蒋圆奏对有体,议论可观,武昌今得人矣」。
至鄂,以军食不继,汹汹几变,公慰抚之,郡以无事。
明年,辰沅溪洞黄安俊叛,公以粮万斛饟二州,遣兵援之。
贼平被赏,辞不受。
终更知普州,未行,徙知濠州
淮西大旱,濠为甚,公欲捐赋,其僚惧漕臣之督过也,噤不敢应。
公独衔以闻,且乞蠲十之九。
周武仲察访淮右,凡州不以旱闻者劾治之,得公状,荐于朝,敕书奖谕。
未几,徙知沂州
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震,吏多避匿。
公独修战守之备,以兵扼其冲。
贼不得逞,祈哀假道,公呒然阳应,侦食尽,督兵鏖击,大破之。
馀众北走龟蒙间,卒投戈请降。
或请上其状,公曰:「此郡将职也,何功之有焉」?
开封少尹,辄乘驿诣阙,陛见赐对。
上问宋江事,公敷奏始末,益多其才。
时年已七十矣,赞贰浩穰,智力不少衰,以治办闻。
被旨鞫浙寇方腊,毕赐三品服。
元夕从登楼,上命中贵人以宝杯宣劝,一府以为荣。
御笔除大卿翌日光禄卿,以疾乞补郡,遂除秘阁修撰、知通州
复以疾辞,提举江州太平观,岁满再任。
素清俭,归即故居,人不堪其湫隘,公裕如也。
子时欲极温凊之奉,稍易而新之,公间与姻旧觞咏自娱,终日夜无倦容。
子孙岁时为寿,极水陆甘毳,无一日不满意。
优游八年,士大夫荣之。
靖康间闻二圣蒙尘,号仆几绝
犹念太上皇眷知,郁郁不得志,疾寖革,遂上章致仕。
尝戒子侄曰:「吾疾殆不起矣。
历仕四朝,踰四十年,以廉约自将,虽无馀赀,伏腊粗给,慎勿嗜利,玷吾清规」。
一日趺坐,属后事讫,手加额上,诵佛而逝,首项坚直,经宿不变。
非了了于生死之际,其能尔邪?
建炎四年七月十七日也,享年八十有八。
积官至中奉大夫,爵宜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扶风马氏,再娶丹阳葛氏,皆有贤行,先卒,并赠令人。
子男二人:时,右从事郎
将仕郎
女、孙女并嫁为士人妻
孙男二人:逢吉右迪功郎
永吉登仕郎
遗表恩及其外孙。
其年九月二十六日祔葬于安乐山宣奉之域。
公姿醇茂,不妄语笑。
始居穷约时,抚四女弟如其子,皆择配嫁之。
好学,老不废卷。
为文有体要,表章、古今诗等二十卷藏于家。
后五年,门人邓侁状公行,求铭于某。
念顷同里,不辞,且考其实宜铭之。
曰:
惟得也茂,惟积也厚,以衍其寿,以大其后。
醉乡箴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九、《心史·中兴集》卷一
君子之至是邦,庸以养恬;
小人之至是邦,适以滋乱。
此乡坦夷,厥土惟清壤,九州之地弗及之,故其人物皆有士君子之行焉。
彼之游泳道涯,入于无量之域,虽忘形骸,礼而不乱,身其景福,乐之于内,居之久而安。
或失其道,渎常经,鼓泄其孽气,见之于外,卒莫宁处,非醉乡本俗也。
虽然,亦足以别君子小人欤!
后之入国问禁者,其审于是。
箴曰:
维人之生,所主者德。
瞿瞿良士,蔼然温克。
其天其游,养和于默。
勿为气夺,迁其常则。
尔敬尔身,天命难必。
罔越乃行,终其永吉
普州刺史康公预撰神道碑992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小畜集》卷二八、《名臣碑传琬琰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
立功名之谓贤,齐得失之谓道,悟生死之谓达。
三者有一,则可为闻人矣,况兼之乎?
其谁则然?
吾见于康公矣。
公讳延泽,字润之,代北人也。
其先盖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世有北土,自立君长,其别处康居者,即始祖也。
西汉时康居国纳质大单于,其后单于内附,遂有云中,以国为姓。
曾祖嗣,皇任蔚州蕃汉都知兵马使,累赠太子太师
祖讳公政,皇任代州都知兵马使,累赠太傅
考讳某,皇任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尉侍中,赠太师谥曰武安公
其世禄世功,载在《武安碑》,此不复书。
公即太师之次子。
卫国夫人高氏。
晋天福中,起家补东头供奉官
历汉逮周,垂二十载,艰难险阻,靡不备尝。
以功转染院副使
太祖神德皇帝之开国也,以荆、湘未下,诏宣徽南院使李处筠、襄帅慕容延钊偏师南讨,而公实从焉。
江陵高保融死,朝议以其子继冲权领军府,因命公赍玺书、乘驲骑以吊抚焉,且观便宜,二帅留襄阳以待之。
公宣谕而回,尽得机事,前导师旅,长驱而南,平定荆、湘,易于拾芥。
寻转染院使、监护荆南军,赏功也。
乾德中受代归朝,会国家有平蜀之役,诏公为北路前军都监
固镇主将王全斌请公领前军先入,以张万友佐焉。
寻击白水、阁子二寨,破之,勒兵会乾渠渡下。
人恃险,出万仞寨以待王师。
以公与万友选死士百人,先登水西寨,以兵继之,纵火燔烧栅木俱尽,遂取之。
明日,全斌中军方至,乃合逼置口,走之,遂下兴州,与夔峡兵合。
进击西县三泉,生获伪兴元节度使韩保贞,公皆有力焉。
由是乘胜讨逐,越大小漫天,累战皆获。
利州,夜半拔之。
人由桔柏江以遁,乃烧浮桥保剑门,恃天险也。
诸将方议进击,会有蜀卒来降,自言知山川道路,且告曰:「自益光江东有路曰来苏,直抵剑门南二十里,人设寨以阨之,此捷径也」。
于是全斌欲自来苏路入,诸将莫有言者。
公曰:「来苏小路,无烦主将,可使偏裨以副。
大将亲叩剑门剑门精兵所聚也。
且蜀人闻来苏军入,必分兵以禦我,此必克之势也」。
乃命公与史延德往焉。
公曰:「《书》称『徯我后,后来其苏』。
今路名来苏,天启吊伐之义也」。
遂舍车马,披榛梗。
而蜀帅王昭远、赵崇韬果留小将剑门,引军于青强店下。
由是全斌剑门,获赵、王二帅,席卷而西矣。
世子玄哲统锐兵守绵州,闻剑关不守,乃弃城而去。
蜀主遂令伊审徵奉表归顺。
全斌因请公以一百骑先入成都安抚军民,且伺必降之意。
是时蜀国馀兵尚有七万,公往也,人情危之。
公既至,以二十骑自卫。
入见蜀主,谕以祸福,示以恩信。
蜀之君臣舞蹈感悦,留三日,尽封府库,赍鱼钥而还。
全斌遂平蜀国,遣蜀主归于京师
诏公为成都府兵马都监
而蜀军复乱,且以全师雄为首,所在杀知州通判以应。
普州刘泽遂州可寮、果州并受师雄伪署。
朝廷以公为普州刺史,公诣全斌,请卫兵赴理所,与公四十人。
公发成都,至简州,招败亡之士。
得刀手一千人,取器甲以给之,乃教战阵,立部伍,拥之而去。
至郡境,有贼甲雕领众五千来犯,公一战败之,擒七百人,受伪命者立斩一百辈,馀皆释之。
乃悬榜示人,谕以逆顺,招集团结,得刀手三千人,败刘泽三万人,自是贼势稍沮。
公虽至普州,廨宇尽为煨烬,乃依山设屋,权驻师徒。
而兵乱之馀,无食可守,公披攘群盗,且战且行,直至遂州辇运储蓄,以至成城畚锸,靡不具焉。
既而王可寮等数郡贼兵合势来战,公又败之,遂至合州,赴江溺死者不可胜纪。
未半年,普、遂、资、简、昌、合等六州飞奏以闻,优诏褒美,且命与曹璨东川七州招安巡检使,仍赐钱帛,委公等随军赏给。
全师雄乱后,东路艰难,贼害使臣、抄掠琛赆者多矣。
师雄虽死,贼众尚有万人,立谢行本为主,以罗七君等佐佑之。
闻公警巡,望风而遁,遂以贼众保于金堂,非公所部也。
公乃越境以讨之,贼众又遁,因驻师以待焉,卒平狂寇。
先是,金堂新都、洛县等民为贼逼胁,皆饷馈资给之。
公则出令招诱,许以自新,约旬不来,无少长皆杀。
民归者万馀户,咸得安堵,输税县官
故民心有怀,贼党自溃。
加以全斌等同心经略,两川悉平。
及奉诏班师,主将获罪,皆以杀降兵、受蜀赂故也。
黜公为唐州教练使,天下人为公惋叹。
公处之自若,不出怨言,惟筑室垦田、聚书训子而已。
十年间辟草莱,植桑柘,居泌水之上,遂为富家,家到于今赖之。
开宝末太祖西洛,祀南郊,始起公为供奉官,留监左藏库
今上即位,就除左藏库副使,兼水北皇城大内巡检,又召公东京畿内都巡检使
俄而公之犹子六人皆恣用家财,不事生产,公以礼义勖之,反生怨怼,乃挝登闻鼓,愿析祖业以自给。
诏公以理处割。
事未定,会灵昌河决,公受诏塞之。
诸子复诉公违诏,遂罢使职,退居洛阳
不数年,向之犹子已饥寒于道路矣。
上躬耕之岁,公会恩例当起。
权河南尹许仲宣颇相劝激,公曰:「三代为将,道家所忌。
吾自蔚州太师而下,世传将帅
今幸功名以继祖祢,年享寿考,运逢理平,使子孙去櫜鞬,袭缝掖,熙熙自乐,以终天年,吾愿足矣。
吾尝读《李广传》,见其兵败,削为庶人,幸匈奴犯边,被召而起。
及军吏责簿,自刎帐下。
欲望灞陵夜猎,其可得乎?
古人成败,取则不远」。
以老疾为辞,而奏其二子焉。
淳化三年,公七十六矣,一旦,谓其子怀圭曰:「吾衰耄若此,死在朝夕,茍以先太师之灵,得保首领以没于地,吾无恨。
然吾有平蜀微功,思预刻吾墓,其谁能之?
吾闻商山王副使旧直紫薇,有文称于代。
又尝任长洲宰,时汝为姑苏从事,亦同僚也。
试为我请焉」。
怀圭曰:「预凶事,非礼也,且心所不忍」。
公曰:「此人子之大情,名教之旧制也。
吾则不然。
且古之达者,以生为寄,以死为归。
今吾官历二千石,年踰七十六,吾不死而安归?
吾欲生前自视其文。
知词无愧而功不诬也」。
怀圭不得已,命其子赍书而来。
某据事状,次而书之。
大率平蜀之功,公居第一。
离而辨之,其功有五:若先入蜀境,击白水、阁子二寨,开王师破竹之势,其功一也;
径赴来苏,分蜀人青强之力,使剑门势解,其功二也;
以二十骑入见蜀主,其功三也;
以四十人定普州,其功四也;
越所部擒罗七君,其功五也。
至于谟议机权,赏罚威戮,所不尽者,有公之自著《平蜀实录》在焉。
初,全师雄之乱也,诸将议杀降兵二万七千人,恐为内应。
公独请择老幼疾病者七千人释之,然后起二万人,以十人为率,皆反接之,若连鸡贯鱼,桴江而下,以兵卫之。
比贼众知之,可二百里矣。
若寇来劫夺,杀之于江。
如此,则杀有名矣。
虽不见用,可谓仁乎。
后国家议罪,果以杀降为名,有先见之明,不免于戾者,命矣夫!
公形貌魁杰,知谋宏远,刚而有变,勇而能仁,负将材,喜兵法。
虽为王公之子,耻以恩泽封侯,故能立功于当年。
齐得失以知命,悟生死而无惧,虽古之名将,世之达人,何以过此!
与夫伏剑而悔降兵,仰药而罪地脉者,不亦贤乎?
公始娶安氏,蔚州别驾某之女也,先公而亡。
男五人:长怀玉,进士不第,早亡;
次怀圭,前平江军节度推官试大理司直
次怀理,以侍亲干家,未听入仕;
次怀璟、怀琏,并补三班奉职
孙二人,赞华举进士,赞臣尚幼。
公再娶李氏,封陇西县君,秦王俨之第七女也。
以某年某月某日终于西京私第,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乡某里,礼也。
铭曰:
神德皇帝,驾驭英雄。
始即南面,乃平西戎
孰为前蒐,时维我公。
白水寨碎,来苏路通。
剑门天险,一旦憧憧。
蜀既送款,众尚七万。
其谁先之,公膺是选。
拥二十骑,扬鞭入见。
谕以祸福,蜀民舞抃。
事讫而还,王师席卷。
全蜀虽定,群凶未收。
帝命我公,欧攘怀柔。
刺举一郡,警巡七州。
盗死原野,人服田畴。
定功议赏,理当封侯。
孰为㺥狡,唁唁吠叫。
谪去泌阳,前勋弗较。
三月不仕,古人相吊。
矧惟我公,十年不调。
不调维何?
熙熙而笑。
太祖起之,厥官尚微。
我后增秩,暮年有辉。
徼巡西洛
按察东畿。
竟坐家事,终成罢归。
君子知命,达人息机。
先人敝庐,可庇风雨。
知止知足,何思何虑。
庆见曾孙,名扬先祖。
谓死为归,预铭厥墓。
不朽之功,永光垄树。
右监门卫大将军眉州防禦使追封通义侯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六、《范太史集》卷四五
侯讳仲科,字师哲鲁恭靖王元份之曾孙,信安简王宁之孙,韩荣思王宗谔之第八子。
韩国夫人冯氏,所生母仁和县太君阎氏。
初赐名,授右内率府副率,历右监门率府率右千牛卫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
侯少好学,通五经,专治《尚书》。
以丧服,未尝一试。
孝敬友悌,性宽厚,乐施予。
韩王、夫人疾,衣不解带者各踰旬浃,居丧致哀如礼。
所生母卒,以毁得疾。
元祐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卒,年三十有二。
娶刘氏,皇城使永吉之女也,封嘉兴县君
二男,曰士泚、曰士陴,皆左班殿直
女一人,幼。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振振宗子,孝敬友悌。
刻意艺文,曾未一试。
从祔九原,永斋此志。
李用和捉获张海乞依赏格酬奖奏庆历三年冬1043年 北宋 · 包拯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包拯集》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闻功疑惟重,乃国之令规;
赏不踰时,欲人之知劝:抑先圣之格训,又驭邦之大柄也。
伏见朝廷先以军贼张海等未获,特立赏格,召募使臣,如捉获,依傅永吉例,优加酬奖。
近闻右侍禁李用和应募而往,不踰数旬,果能杀获张海等四人,馀众并已溃散。
用和东头供奉官閤门祗候,中外闻之,无不失望,似非朝廷开示大信之旨也。
且张海一岁之内,恣行残暴,京西十馀郡,幅员数千里,官吏逃窜,士民涂炭,以至江淮州县,无不震惊。
前后凡遣使臣,悉多败衄。
臣窃谓张海之害,甚于王伦
用和之功,优于永吉
永吉左班殿直閤门祗候,凡超八资,授诸司副使、宣事舍人
用和止超四资,功同赏异,何以激劝将来?
且有明文,岂宜降等?
况西鄙未定,盗贼閒起,方当责效之际,不可失信于人。
李用和欲乞依准元降指挥,比类傅永吉,特与优改官秩。
如此,上之出令贵乎必行,下之立功乐于自奋。
神智大师(一) 北宋 · 曾公亮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
慈承惠眷,仍示讯函。
过形柔软之音,特庆迁除之命。
永言愧感,莫罄喻云。
时在暄融,路方隮阻,勉勤法味,以永吉祥。
专修状陈谢,伏希垂照。
不宣。
龙泉寺修五百阿罗汉洞募缘疏1092年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龙兴寺
伏以瞬青莲目,付法藏以默传;
结白叠巾,指心源而直授。
爰有迦叶首悟,庆喜先闻。
夙习大乘,已超无学;
假修小果,欲接下根。
故十二大菩萨之所总持,与五百阿罗汉之所證入,波不离水,水即是波。
此皆为一因缘,酥乳流出;
虽复说三次第,羊鹿亦无。
知性空则法空,如我说为佛说。
诸秘文之略出,众圣号之具存
肃恭僧仪,烜赫灵迹,或经行四世界,或宴坐一嵌岩。
受请天宫,应供海殿。
掷锡飞去,投杯渡来。
龙虎伏驯,仙鬼陪隶。
少别万里,暂休千年。
亦有混迹和光,入廛化俗,游戏自在,变化无常。
近者淮泗,塔中袖藏;
远施天台,桥上茗结。
馀花不违本心,示常住世;
觌面不识有缘,则逢永吉
是用运广大心,募清信侣,建长檐及深庑,閟异相与奇容。
平地起山,凡境成圣。
大千无有尽,我愿不可穷。
亦使见闻,同生欢喜。
赞佛一偈,施佛一钱,在经有云,获福无量。
按:《鸡肋集》卷七○。又见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九。
孟蜀王周世宗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五五、《攻愧集》卷七二
余家藏此书,既以《五代史》證其事,兹阅张次功所编《蜀梼杌》,载此尤详,因具书于后。
广政十七年周世宗即位改元显德
周师至仇池,攻秦州韩继勋。
凤翔王万迪请益师,昶遣雄武监军使季札率师赴之。
季札怯懦不进,乘驲而还。
成都震恐,昶怒,斩于市。
十八年五月李廷圭、高彦俦、吕彦珂总众以禦周师。
九月,战于唐仓,监军王峦被杀。
我师败绩,廷圭退保青泥。
闰月,周师克秦、阶、成等州,雄武节度韩保正弃城遁。
十一月,又克凤州,执节度使王环监军赵崇溥
二十年六月周世宗归我秦、凤之俘。
昶遣使致书谢,称大蜀皇帝,世宗不答。
昶曰:「朕郊祀天地,称天子时,尔方鼠窃作贼,何得相薄耶」?
二十一年,荆南遣使来致书,言周世宗已定淮南,请通职贡,昶不许。